C41 手沖流程及藥水管理

23 April, 2009


一般市面的沖洗店所沖出來的片子除了刮片或灰塵等不說,還有灰霧濃度過於濃的結果。一卷沖得好的片子,在顏色上看起來是清徹的琥珀色。同時,底片在掃起來也很輕鬆。在 Silver Fast 掃瞄軟體下,只要套上底片的特性曲線就可以掃出很好的結果。若是沖得不好,則容易有色偏的問題,要調整得很累。而且,畫質也較不好。所以,才會有這一系列的自己沖片的說明。我一開始是使用全手沖,後來改用 Jobo CPA 進行控溫和攪拌。以下是我的沖片流程和藥品管理。

C41 流程


Developer 3minutes 15 seconds
Bleach 6 minutes
Wash 3 minutes 30 seconds
Fix 6 minutes
Wash 6 minutes
Stabilize approx 1 minute
Dry

上述就是 C41 的機沖標準流程。在使用沖片罐時,因為有控溫的困擾及藥水殘留污染下一道藥水的困擾。一般我們會增加以下兩個程序:

一、在顯影前的預溫。

二、在顯影後的停影。

使用沖片罐的注意事項

攪拌方式
我使用的攪拌方式是,前面30秒不停攪拌。之後每15秒2次。倒藥水的時間也計在內,顯影共 3分15秒。攪拌的方式是上下倒置,完成這整個動作是1秒。

預溫
預溫有兩種方式進行,一是乾燥預溫,一是濕的預溫。乾燥預溫非常的慢,需至少30分鐘。濕的預溫一般都是用水預溫,約略是5分鐘。有些人認為乾的預溫是較好的,這樣不會改變之後顯影液在乳膠層的擴散速度。反正這一派的人堅持和機洗維持類似的環境,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機洗因為有著較大缸的藥水,所以溫差改變不大。所以如果能每次把顯影劑的使用量用在 1 liter,也就是一次沖4卷135/36 的量。這樣可以有效的將溫度的變化降到最低。

顯影後的停影
柯達所給的資料, C41 並沒有停影這一道程序,而是直接進入漂白。在機洗時,因為片子從顯影到漂白,並不會攜帶太多的殘留液體。所以,這對之後的漂白再利用是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漂白試試劑是所有藥水中最貴的,而且也可以重覆利用)。因此,利用停影液來當中間的緩衝液是很好的策略。
有的人會省去停影液,而是用水替代。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水並沒有辦法立刻中止顯影劑的反應,而只是做到稀釋顯影液的活力。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使用停影液。

藥水的使用量和處理能力


CAPACITY-OF-C41-chemical
這是柯達所提供的藥水處理能力參考值(source: z-131)。
註 :自製的停影液的處理能力請比照顯影劑的處理能力。


這邊必須要注意的是柯達的標準是1 liter 約只能沖3卷400度的135底片。假使這是保守值,也就是每500ml只能沖 2 卷400度的135 底片。那麼以手沖罐的 Jobo 1520,這可以裝2卷 135,Jobo 建議若使用在滾動馬達在沖片時,則只需要放240ml。如果真的是這樣,不是太棒了嗎?我的經驗不足,不便評論。只能說,根據 APUG 論壇的很多使用者都建議最好還是寧多不可少。以下是我找到的推薦值。

滾動馬達:Jobo 1530 ; 2 卷; 470ml
手沖:Jobo 1520; 2卷; 470ml


I've found the Kodak Flexicolor to be great - I buy the developer in the 1 gallon kit. As pentaxuser mentions there could be minimum quantities... I think I had to buy 12 each of the developer and fixer, and managed to talk the store into getting a smaller number of the final rinse. I try to do 6 rolls at a time on the Jobo in a 2551 tank, using 950ml (1/4 gallon) of developer one shot, so roughly the same as Richard. I did a run of 6 where I tried 750ml developer, and my impression was that the colors were not quite as good, so I'm sticking with 950ml. It's a convenient way to divide the gallon kit anyway, without having odd amounts of concentrate left over. I use 750ml of the fixer and bleach, and discard both after 2 runs of 6 rolls.

(Source)

上述的討論建議若使用 Jobo 255x 的沖片罐,則可以使用 950ml 沖洗6卷。這數值稍比原廠的處理能力高一些,也很合理。我自己是選擇一次使用一公升的顯影液,只沖 4卷135-36 或是120 底片。

以Kodak D-76黑白顯影液來說,一公升可以處理約10~15卷36張的400度135底片。所以,若以最保守值1公升能處理10卷135底片來估,也就是一卷只需100ml。所以,JOBO 1520 建議用滾動馬達沖2卷黑白底片只要240ml是完全合理的。只是在用彩色時則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跟彩色比起來黑白藥水的處理能力多很多。

攪拌方式




agitation
*溶液開始倒入時開始計時。完全倒入後,蓋上蓋子,在桌上輕敲5~6次,將底片上附著的氣泡排除。此動作稱為昇泡。然後,持續攪拌。攪拌方法是:上下顛倒攪拌,1分鐘內約6~7次。也就是說,轉180度之後,要停2秒左右,再轉回來。

*漂白定影步驟則只須第一分鐘連續攪拌。

上述的是彩負的攪拌方式,在顯影部份的攪拌和黑白沖片的攪拌有很大的出入。黑白沖片則不需長時間攪拌,而且需要靜置以讓影像形成。彩負在設計上就是需要長時間連續攪拌。彩負的顯影劑處理能力低於黑白顯影劑的處理能力非常多也許和連續攪拌有關。這是連續攪拌用來積極的更換與底片接觸的藥水,抑或是因為必須要連續攪拌,所以將顯影劑的處理能力大量降低?

總之,黑白的道理並不能直接套用在彩負上面就是了。


這邊再補上 Kodak 所建議的攪拌方式:



C41 的藥水管理


顯影劑
C41B 一批買來是四套,每一套共有A, B, C 三瓶試劑。在配製時請遵守手冊的指示進行。最好是一次過配一套,配製後可以儲放2個月。使用前添加 starter 即可。

配製後分裝的顯影劑必須要注意氧化和避光的問題。我和友人的經驗是,一個1000ml 的容器若只裝500ml 的顯影劑,不超過1星期的時間,顯影劑的顏色就變黃了。所以,分裝時最好是裝滿整個容器,或是以氮氣封口。

我的分裝計畫是先配製成 3倍 濃縮液,每瓶儲放約 260ml,約可配製成 780 ml。也就是差不多剛好一公升的工作液所需的補充液的量。分裝後用氮氣封口,期望如此可以將保存期限延到3個月。每套可以配製12瓶(購買一箱的 C41B 共含4套)。


storageTime

停影液
只使用一次即抛棄。

習慣上每次沖洗都使用 1000ml,剛好足以沖洗4卷底片。

漂白液
漂白系統可透過通氣再還原恢復其活性。先將漂白液倒入大瓶子中大力搖晃,讓它和空氣接觸。如此可以再次活化漂白的活性。除此之外,我亦每次倒掉一些液體,再加入新鮮的液體。我這邊是參考 Kodak 的補充液的參考表,不同的底片採用不同的補充率。因為使用的是沖片罐,液體殘留量相對高,所以我在補充上也會稍微比 Kodak 的建議值稍多,略乘以3倍。如以 C41B 沖洗 Kodak 400 VC 的120底片,漂白液的補充建議值是 每卷補充8ml,我則是給予 ~25 ml的補充量。同時,處理時間也拉長至8分鐘。

習慣上每次沖洗都使用 800ml,使用前才補充100ml(足以沖洗4卷底片)。

定影液
定影液的補充量要看沖片時是採用一道定影還是兩道定影的流程。一道定影的話則是一卷底片約略 125ml 的補充量。兩道定影的話則是第一道定影液是被第二道定影液補充,第二道定影液則被新鮮定影液補充。補充量約略每卷 60ml 。

習慣上每次沖洗都使用 800ml,使用前才補充250ml(我使用兩道定影,足以沖洗4卷底片)。


Fixer replenishment rates are usually stated somewhere in the process manual, but increase it either (carry over, increased oxidation in drum). Normally I do 2 step fixing, the first solution is replenished by the second, second fixer is replenished with fresh replenisher at about 50-60ml for each film. If I do a (rare) single stage fixing, I take at around 125ml / 135mm 36exp. This may be in excess, but I never had problems with sulfurized fixer or even silver deposit in my bottles since doing it this way.

APUG 的 stefan4u 所給予的建議。



starting-point-replenishmen
C41B 的補充建議值。這邊給的是沖洗 1m 底片的補充量。一卷底片約 1.6 m,所以一卷 135 的補充量約 8ml。 沖片罐沖洗的話,因殘留過高,建議以此參考值乘以3。


storageTime

C41 手沖流程


我使用的是 C41 的免水洗及低補充的試劑 - C41B- LORR
Kodak 推薦的沖洗流程如下:
C41b-minilab-process


我的手沖流程大致上是如此(全程維持37.8度,尤其是顯影和停影,其他步驟則沒這麼精確亦可。):

Dry pre-warm 30 minutes
Wet pre-warm(water) 1 minutes
Developer 3 minutes 15 seconds
Stop 2 minute*
Bleach 6 minutes
Wash 2 minutes
Fix 8 minutes
Wash 8 minutes
Stabilize approx 1 minute*
Dry

* 停影液(stop)是用Acetic acid glacial 20ml 和 Sodium Sulfite 10 g溶於1公升的水配製而成。
穩定液(stabilize) 我是用 3ml 的 Formaldehyde (35-37%)及 3ml 的 L-clear (Chugai photo 生產,光影代理)調配成 500ml 溶液亦可。更多的討論請見 C41 代用配方


雙重定影流程



雙重定影
這在黑白放相時用得較多,主要的意義在於避免定影不足以及藥水污染。在操作就是會有兩道定影步驟,而且處理時間一樣。藥水的管理上是第一道的藥水是以第二道藥水來補充,第二道藥水則是以新鮮的定影試劑來補充。
C41B 機洗流程就是建議採用雙重定影。



我後來又測試了雙重定影的方式,會嘗試雙重定影的關鍵在於為了保證藥水的活性。因為 c41 的藥水處理能力有點低,而我的處理量也相對低,這樣在藥水管理上會有藥效失效的麻煩。如果採用雙重定影則是可以避免漂白劑的污染,同時又可以確定不會藥效不足造成定影不足。而且,這麼做的沖片時間也縮減了。

機洗的沖洗流程如下:
c41B-process
※請留意機洗的流程是採雙定影的策略。定影分成兩次兩道藥水完成。

雙重定影的做法:

Dry pre-warm ------------ 45'
Developer† -------------- 3' 15"
Stop† -------------- 2'
Bleach‡ -------------- 8'
1st bath Fix¶ -------------- 3'
2nd bath Fix¶ -------------- 3'
Wash -------------- 8'
Stabilize -------------- 1'
Dry

† 顯影劑和停影劑一律鮮配。
‡ 漂白液的補充量約略每卷 25ml。
¶ 定影液第一道的藥水是以第二道藥水來補充,第二道藥水則是以新鮮的定影試劑來補充。補充量約略每卷 60ml 。
*The symbol for degrees is ° , for minutes is ', and for seconds is ".


註:這個流程和上面一個流程有著很大的不同。除了雙重定影之外,還把 Prewarm 刪去 wet prewarm。這個改變主要是我之前的流程是以純手沖控制來制定出來的。目前在沖片上已加入 Jobo CPA 沖片機的幫忙,所以機器只要一開,等個一小時溫度就衡定在 37.8± 0.1度C。另外,參考網路上一些前輩的經驗和自己在先前手沖時的經驗,個人覺得加上水就是會改變片基的滲透速率,也就是會改變顯影劑進入各層乳膠層的時間。總之,好像加水會不好的影響。所以,就選擇只用 Dry Prewarm。這也是讓沖洗流程盡量逼近 Kodak 所制定的機洗流程。


沖片結果






來自 Marudi 伯公廟的鳳凰
Kodak 400VC
Flexicolor
Epson 750 pro
Mamiya 7II + N80


100409-14_02451

尼亞石洞內的守燕人家 (相關報導)
Kodak 400VC
Flexicolor
Jobo CPA/雙重定影流程
Epson 750 pro
Leica M5 + Nokton Classic 35/1.4


100506-xx_02746(small)

古晉博物館之生命樹壁畫
Kodak 400VC
Flexicolor
Jobo CPA/雙重定影流程
Epson 750 pro
Mamiya 7II + N80



相關資料


6 comments:

天鵝江畔 said...

想念1990年以前在馬來西亞日報的採訪日子,所有記者都要自己沖印黑白相片,不過現在留下來的沒幾張,要去找找看......

Ahock said...

孟禮大哥: 原來馬來西亞的報社是如此運作的。我還以為是會有分工模式。

Anonymous said...

Unless you are developing old negatives such as Kodak VPS-1, VPS-2, VPS-3, you should use Kodak C-41 Final Rinse instead of C-41 Stabilizer. If you are developing Kodak Portra line of films (NC, VC) and the new Ektar 100 you should use Kodak C-41 Final Rinse too. The old C-41 stabilizer is hazardous and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Mtjade2007 from APUG

kansasray said...

hi 阿福,

我是其倫,我們在光影見過幾次,我最近也開始玩RA-4,下一步也要買些C-41來玩,分享得好啊,佩服您的精神!!

Ahock said...

hi,其倫。

我記得你。我最近搬家,也剛好在忙一個花蓮的案子和婚攝事情。關於手沖的事,好久沒有進展了。
希望這個月能有多一點的進展。我的 C41 可能會用不完,你有意思分一點去嗎?:p

kansasray said...

hello 阿福,

我在我的部落格有回覆,我看還是email連絡好了,比較方便,剛去看了一下,目前的沖片罐是2523(135*2 or 120*4) 和2553(兩個2509N reel,沖12張45用的)

我想先沖個6支135玩玩,你那邊藥水還夠嗎??cllee112@gmail.com

先說聲謝謝啦!!

熱情推薦:

關於作者

My Photo
Ahock
在台灣過著古晉人的生活,算是滯留台灣10多年了~ ps:這邊放的照片是我的母親梅花。
View my complete profile
Visitors
since 06 March 2008
網站日誌

  © Blogger templates Newspaper I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