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ll post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ll posts. Show all posts

以咖哩葉提味的咖哩

24 May, 2011


以咖哩葉提味的咖哩。
照片正中的小葉片就是咖哩葉。


咖哩葉(curry tree, Murraya koenigii)是香料的一種。在馬來西亞的咖哩中,馬來人喜好加入咖哩葉去調味,華人一般沒有特別喜好這種味道。

咖哩葉是我在台灣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的材料。最近先找到 露天拍賣 有人在賣植株,一棵 150,我一口氣買了3棵來種。接著,Dophy 又找到市府站附近的二樓印度香料貨品行。從他們的目錄看到竟然有在賣咖哩葉,去現場買時,老闆問我需不需要買新鮮的,他們也有新鮮的!又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新鮮的咖哩葉了!!


Trinity Super Stores Homepage
香港商駱興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 137 號 2F
02-2756 7992
網址:http://www.trinityworldwide.com/tss/

營業時間:
Tue - Fri : 2.00pm ~ 10.00pm
Saturday : 12.00pm ~ 10.00pm
Sunday : 12.00pm ~ 8.00pm


這邊略說一下東南亞咖哩的烹飪方式。東南亞煮咖哩都會加進很多的紅蔥頭,一公斤的肉約配大約有一小碗那麼多的紅蔥頭。
先爆香紅蔥頭,再加入咖哩粉及3枝條的咖哩葉炒香。隨即加入雞肉下去炒,加水煮。12分鐘後再加入茄子和 Potato(先穿過油衣的 Potato)。快好時再以紅椒粉及黃薑粉調色,最後2分鐘再加入牛奶或是椰漿。



Ahock和咖哩樹
今天終於收到我買的咖哩樹了,高興得很!

冰咖啡和手磨的小技巧

22 May, 2011

冰鎮咖啡。
這是以一般的方式手沖萃取咖啡後,再將咖啡進行冰鎮。這樣處理的咖啡風味和熱咖啡是完全不一樣的。


沖泡咖啡也有兩年多了,在一開始亂沖的時期就有試過冰鎮的方式。那時是用馬來西亞咖啡粉,用水煮的方式,濾泡後才冰鎮。這樣處理就會讓咖啡有更多的香氣及低溫所帶出的酸味,似乎也有一點發酵的感覺。

最近在 PEG 咖啡又喝到了冰沖咖啡,真的是非常的驚喜。之前是喝過了,只是再次相遇,這次的感動則是更強烈的,也許是天氣熱讓冰沖咖啡更適合了吧!

PEG 店長的介紹是說冰沖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水溫是80度C,在下方放冰塊冰鎮濾過的咖啡;另一種沖泡方式則是正常的沖泡溫度進行萃取,將咖啡杯置入冰水中做冰鎮處理。

PEG 店長好像偏好用低溫萃取方式。低溫萃取的咖啡粉粗細要比手沖咖啡來得細一點,而且單次泡的最低量要多一點,一般手沖咖啡是 20g 泡成200ml。冰沖則是一次要泡30g 的咖啡粉,泡成300ml。沖泡過程要比一般熱咖啡沖泡的節奏緩慢,加水是每兩轉兩圈,就要暫停,等到水都濾過之後再加入2圈的水量,如此反覆進行到過濾的咖啡水量達 300ml。

低溫萃取的好處是香氣不會揮發掉,有著較多的芳香物質溶入咖啡之中。所以,在低溫萃取在泡的過程不如一般熱咖啡那麼的香,但是喝下去的感覺是較多味道、較香的。

我這二年來,在家泡的咖啡和 Peg 泡的咖啡相去甚遠。
買了豆子回家泡,泡出來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等級的。我用很多的方式去排除不同的可能性,如:

人的問題
PEG 很好心的讓我在他店泡過一次,結果也和他泡是有類似的的味道。

水的問題
因為水占了咖啡的99.9%,所以水很重要。我也使用很好的水來泡,結果在家的結果就是糟。

50元濾茶器具


剩下的就是磨豆機了。我也跑去買了德國的 zassenhaus 適合手沖的磨豆機,結果也是不太理想。直到最近,PEG 店長建議我以過篩的方式,將細粉篩去再來泡(其實他一開始就有提過了,只是當時沒有很在意。)。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樣泡出來的結果就相近了。一個便宜的 50元濾茶工具竟然解決了我的千年困擾。

今天在 PEG 看到的<咖啡時光>漫畫裡面就有提到用手搖磨豆機的技巧。我覺得很實用就特地借回家掃瞄備份起來,這邊放上<咖啡時光>的相關頁面。

小人物結婚了!

25 January, 2011


我和女友 Dophy 在農曆12月12日完成結婚儀式了。我很感謝小姑和小姑丈特地來台幫我舉行婚禮。還有我大哥全家人不惜成本的來台幫我添喜氣及打理一切大小事務。一向是橋頭直的我,真的是感念萬分!


我在露天拍賣找到的禮車,是我在這個婚禮中,我負責的事務中,最成功的一件事。非常感謝何先生和大姐夫 - 小Y 的大力協助。


好不容易才過三關討得美人歸。感念身兼主考官的學長放水讓我過關,不然我還卡在第一關。老學長在旁打暗號,小弟也銘記在心啊!




阿莫算是我倆的媒人,是我在台最親的親人,感謝他一路相伴。





我們都是一家人。




這張就是我們的婚紗照。謝謝蔡先生的指揮及協助拍攝,以及他一直以來的照顧。





託小姑的福,我們的婚禮才能圓滿結束,感激她的協助!!!




婚禮終於結束,馬上撥電話報喜訊!這是家盛幫我拍的,我完全不曉得,沖出來才知道他有拍。這是我最滿意的一張照片!

後記

大部份是自己拍的,沖片是給第五階處理。這是我們倆人傾向的婚紗照及婚禮紀錄的方式,我覺得我是很幸運的,找到一個知音。如Alice 的賀詞那般,祝我們很少吵架!

阿福
201101225
晚上12:38

小人物的中秋節

08 December, 2010


中秋節全家福,左邊有 Amo 的狗頭,右邊有剛加入我這個小人物家的生鐵鍋,她今天很用力的承受了一整晚的塩巴,給我們一鍋好吃的塩巴烤鮮蝦!

今年的中秋節因為儀器 PM 而要加班,晚上6點離開辦公室才開始想晚上要幹嘛~
結論是今晚要烤肉!
很忙碌的跑來跑去採買燒烤用的食材,回到家又開始煮冬瓜茶、起火....
椅子搬了一堆到外面,結果沒有人來坐,就我們兩人一狗。
沒關係,我們今晚過得很開心!

在台灣實踐砂拉越人的 Hospitality!

02 December, 2010

我在台北租房子也有6年了,幾乎每兩年換一次房子。我直到最近才留意到一件事 - 家庭大掃除。
在外面租房子的人,也許大部份都不會將那房子當做自己的家來看待。其實房子要常清理乾淨才會對住在那裡面的人有益的。
這是我對自己的反省,正巧這反省遇上了同事要搬家。
我就來個大力幫忙了,結果就和同實驗室的同事去幫她的忙。

做這件事是要在台灣實踐砂拉越人的 Hospitality!



剛電了頭髮,又要搬"新"家的同事,開心得不得了!


他就是一樓房東的愛犬 - 丁丁。台灣很多狗都長成這個樣,身材就像氣油桶一樣!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將玻璃門窗上的長年頑垢清除乾淨,外面陽檯也都洗刷得很乾淨,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一樣。


同事 Guy.


話說這同事搬家後2個月就開始不斷的做惡夢,如:鄰居有人自殺,她嚇得要連夜搬家。隔一天則是夢見發生火災了,真是有夠她忙的。諸如此類的事一直重演,主要的原因是她們住不習慣老房子,所以就會做如此的惡夢。

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祈禱,祝福他們一家開心快樂的和這老房子好好相處啊!

我的婚禮紀錄 - 序篇

01 December, 2010

我們從7月份就開始挑日子、挑餐廳、挑婚戒、整修房子、挑婚紗,終於那一天的時間快要到來了。簡單的婚禮還真不簡單,但我就是有耐性慢慢去磨,這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東西。我會慢慢整理出這過程,先分享一張喜悅的照片!



Dophy 一整個被婚紗陣給包圍,高興得不得了啊!
攝於 秘密花園自助婚紗

Pentax 廣角鏡的選擇

11 November, 2010

我本身並沒有使用 Pentax 系統,由於友人向我詢問相關訊息,所以就積極的去找了一下資料。
所以,我就將相關的資料整理成一個網頁。


Pentax 的廣角鏡頭有許多副廠的可以選,如 Tamron 10-24 也是熱門鏡頭之一。我是覺得這類型鏡頭的變形太嚴重,我無法接受,所以也沒有深入研究。有去詢問友人 Panda,他是說 Sigma 的評價是相對好的,Pentax 的 12-24 也是不錯的選擇。

   Pentax 也有出廣角的定焦鏡頭,如 15/F4.0 及 14/F2.8。這兩顆則是很相近的鏡頭,但是 15 因為是小光圈 (最大只有 f4.0),所以體積小很多。14 則最大光圈有 2.8。這兩顆的變形控制都比 Pentax 的 16-50 這一顆鏡頭的16端的變形控制好很多。



15/4(212g, NT 20,000)
測試網址:
http://www.photozone.de/pentax/463-pentax_15_4?start=2

14/2.8(420g, NT 26,000)
測試網址:
http://www.photozone.de/pentax/117-pentax-smc-da-14mm-f28-ed-if-review--test-report?start=2

12-24(430g, NT26,400)
測試網址:
http://www.photozone.de/pentax/133-pentax-da-12-24mm-f4-al-ed-if-review--test-report?start=2

Sigma 10-20(470g, NT 17,900)
測試網址:
http://www.photozone.de/pentax/146-sigma-af-10-20mm-f4-56-ex-dc-pentax-k-review--test-report?start=2

個人的選擇將會是 15/4。原因如下:
1, 輕巧,而且廣角鏡一般 F4 就很夠用。
2, 我無法接受廣角鏡頭大於 15mm 的誇張變形。不論如何,我還是以體積及重量為優先考量。

以下是鏡頭裝上 K10 的樣子,照片取自 Photozone:

影像取自 photozone。image cited from photozone.註:最後一個的註明寫錯,應該是 pentax 12-24

準備晚餐給 Amo

02 November, 2010

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餐給 Amo, Amo 則不停的在門口張望。



今年起,我開始每天晚上準備晚餐給 Amo。我都會煮飯,在飯中加上豬肉一起煮給 Amo 吃。有時是用瓦斯盧具煮飯給他吃。我覺得這樣的伺候下,他有明顯的改變。現在,肚子餓的時候,他開始會發出哎嚎聲來表達他的肚子餓。或者是跑到我面前來舔我的手來向我示意。

Amo 吃的候,幾乎是用吞的,看似完全沒有品嚐似的。但是,他好像又懂得分辨好不好吃的樣子。我完全搞不懂是怎麼一回事。
我只覺得他在門口緊張等待的樣子很好笑,就把他拍了起來。有打閃燈造成的紅眼似乎是不錯的效果,所以就放了有打閃燈的紅眼版本。

走進砂拉越 - 得獎了

03 October, 2010

我經營的另一個部落格 - << 走進砂拉越 >> 在 2010 第四届 《大馬中文部落格祭》得了兩大獎項:

《十博推薦部落格》与《最佳旅遊部落格》

最佳旅游部落格十大推荐部落格

我以為只會拿到其中一個獎項,想不到兩個獎都送給了我,這是一個很大的肯定,謝謝大家的厚愛!

這邊放上我預先準備的可能得獎感言。


這兩個獎項,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肯定及支持。再次感謝!

放上一張我在台灣住家的近照:


這張照片是攝於 Aug., 2010 ,我的兩位哥哥來台幫我去女友家提親時的照片。
請留意背景吊在天花板的兩個籐製揹籃,這兩個揹籃都是購於 Sarawak 北部的 Niah。小的那個有個破洞,買的價格較便宜,只要 RM15。這是在 Batu Niah 快車總站購買的。我在那邊下車,去逛土著的攤販,當時揹著另一個籐的揹籃(大的那一個)。有幾位女土著攤販看到我的揹籃就很好奇,問我那裡買的。我就說出是2個星期前在 Niah Cave 向另一攤販買的,價格是 RM80(實際是買了RM90)。那些土著聽了就起哄,一個說太貴了,一個也不知說甚麼,反正看起來就是太貴了的意思。其中一個女攤販就問我要不要買她的籐籃。她有兩個籐籃,一大一小。大的那一個還是比我揹著的那個小一號。她打算賣我她的大籐籃,要價 RM40。
說實在的,我覺得這價格合理。只是我不喜歡她編織的樣式,但對她小的那一個有意思。她並不打算賣她小的籐籃,原因是小的那個籐籃破洞了,這樣的東西不能賣。我則試著說服她賣我,我覺得這也不礙事,只是破了一個小洞。她一開始說RM30,幸好她的同伴批評她沒道理賣我這麼貴,她不得已只好說 RM15。我就這樣把它帶走了,我很開心的把它帶走了,留下四位女攤販在那邊哄堂大笑、嘰嘰喳喳。我去了住 Niah 的六姨家,她和她先生欣賞了我帶來的另一個籐籃。我在過年前,曾來這住了一個星期左右,那期間買了第一個籐籃,也就是大的那一個。我是向 Niah Cave 洞口的土著攤販買的。他們看過了那個破洞之後表示這拿去長屋,應該就可以補好。我隔天帶去 Niah Cave 那邊找之前向她買籐籃的那一位請她補。她們看到我拿去的籐籃也嘀咕老半天,聽到價格更不可置信。補得很漂亮,收了我 RM10。
RM10,我的砂拉越親戚們都說太貴了,我則覺得這價格很合理。
RM90 的籐籃到底貴嗎?你我來做,一整個星期,整個月都做不出來。土著在原料準備好之下,半天就做好了。但是,籐的準備功夫可嚇人了。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我們要多一些同理心和寛容心。
這就是掛在我家的兩個籐籃的故事,你來我家,我也可以再說多一次,保證更精采!

Ahock

我和哥哥們一同站在台灣這片土地上

13 September, 2010




攝於 桃園二航廈
2010年8月份,我的哥哥們為了我的婚事來台了。
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台灣,能和他們一起遊台灣,我真的很感動。
我拍了一些照片,記錄他們也出現在讓我很感動的一些台灣經驗。


四哥和四嫂及小兒子。台北較早開發的一角,廟宇和樓房群居的樣貌。
攝於台北雙連一帶


台灣常見的麵店是切仔麵和黑白切。黑白切的意思就是任意切,甚麼小菜都有。一般這種店都是點一碗乾麵,再配小菜。我來台12年,都還不能習慣這種吃法。我們還是習慣點一份吃得飽的食物。
攝於阿城切仔麵店內


台灣東部有著眾多的山種有金針花,整座山都佈滿金針花。六十石山上山之路非常之陡,但這片山還是被有效利用開發了。
我們一起見證了台灣百姓強韌的生命力。
攝於 六十石山


攝於 六十石山


赤科山是另一座金針山。六十石山是在富里地區,赤科山是在玉里地區。兩個地方都讓人很震撼,兩個地方農會的用心程度,反差也相當大。
攝於 赤科山


與田園民宿老闆合照。台灣鄉下地方的人,其熱心程度,讓人印象深刻。
攝於 花蓮田園民宿。


瑞穗鶴崗地區是分水嶺,缺水嚴重。這地區的人民還是把果樹種起來了,而且是在山上種起來了。我們和長在山坡上的文旦合照。
攝於 花蓮瑞穗鶴崗


我和我家人及女友 Dophy 一家人。
攝於 台北


二哥和二嫂。背景是小油坑火山爆裂口,那火山口的煙就這樣一直冒著。
攝於 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竹子湖


我在台灣即便已經十多年了,但還是對食物不太適應。正確的說,應該是家鄉味怎麼都還是較對味。這一餐,是我哥哥他們在台灣吃得最高興的一餐。
攝於 台北縣中和市華興街的緬甸料理店 - 母親的恩情


這也是在山上的早期發展區,這景象有著讓人感動的美。
攝於 基隆金瓜石


攝於 台灣東北角龍洞


二哥心醉於水草栽培,特地帶他到電視上看過的勝洋水草。
攝於 宜蘭勝洋水草


在山上遍地的包菜,背景可見河床及山脈。
攝於台七線


在山上常見的農用車輛,非常適合爬坡載貨。
攝於 梨山


路的另一邊就是懸崖,哥哥們都很害怕。
攝於 梨山


緣著山坡鋪設的軌道車,這種設備在山上非常有用。
攝於 梨山


攝於 新中橫道路上


攝於 新中橫道路上


我們一家人就是開這台車上山的,16年的喜美。
攝於 合歡山






好不容易終於快結束新中橫公路,大家都見識到台灣的山路發展得有多夠力了!
攝於 花蓮太魯閣

熱情推薦:

關於作者

My Photo
Ahock
在台灣過著古晉人的生活,算是滯留台灣10多年了~ ps:這邊放的照片是我的母親梅花。
View my complete profile
Visitors
since 06 March 2008
網站日誌

  © Blogger templates Newspaper I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